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大学德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研究

来源:新闻大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由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相互交流也变得更加频繁,其中就有德国。我国与德国在经济、文化以及相关的科技方面都有交流合作,因此,在与德国交流方面的人才

由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相互交流也变得更加频繁,其中就有德国。我国与德国在经济、文化以及相关的科技方面都有交流合作,因此,在与德国交流方面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高校对于此方面的人才培养也必须提上日程。为了使高校中德语教学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必须在语言相关知识传播的基础之上加强文化知识的普及,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德语教学跨文化的能力,让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更上一层楼。

1 完善相应的教材内容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材的内容是极其关键的一部分,为了与时俱进,我国对德语教学相关指导思想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为了满足新时期对教育的需求,我国大学德语教材的编制必须与实际的教学情况以及社会的发展状况相符合,教材的编写应该将实际的社会发展需求融入其中。教材的内容应该基于新大纲和相关的规定、指标之上,将重心转移到对学生实际的语言能力培养上。第一,在进行德语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应该把语言以及文化的比较重视起来,选取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相关材料作为教材编写的内容,并对此内容实行相应的延伸以及扩展,例如,可以将工作、饮食、校园生活以及家庭生活等相关的内容编入教材中。内容编辑的过程一定要对中国文化和德国文化进行对比,这样可以让学生对两国文化的差异一目了然,对德国的文化进一步了解,并对两国人的生活习惯以及思想意识之间的差异有更清楚的了解。第二,进行德语教材编辑时,应该把语言文化的相关知识传授与相应的语境联系起来,在教学的过程中创建灵活的语言情景,才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教材的编写应该根据不同的语言表达结合相应的语境给教学内容提供更加丰富的材料。例如,德语的问路句型是“Entschuldigung,wie komme ich zu…?”,其意为“对不起,请问我要如何来……?”,但是就中国大学生而言,句型为“wie gehe ich zu…?”,其意是“请问我如何去…”,更便于理解并将其吸收。第三,德语教材中应该加入更多有关德国国情以及相关的习俗等文化知识的介绍,给学生展现“德国印象”,让学生对德国有更全面的了解。教材内容的选择应该是代表性强,且经过真实认证具有依据的知识,强化大学生对德国相关文化的学习和了解,但是也要防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偏见,因此,教师的引导极其关键[1]。

2 实现跨文化能力培养课程的动态化以及场景化

在大学德语教学的过程中,要实现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使语言知识以及相应的技巧能够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得以展现,就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真实、动态化的培训。传统的德语教学注重的是理论,其属于静态化的过程,最终锻炼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导致学生的口语表达比较弱。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割裂式教学的情况,为使大学生在实际的文化交流过程中将所学的跨文化交际理论以及方法很好地展现出来,相关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实行动态以及场景化教学,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将语言以及文化的融合、冲突、对峙等直观地展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并体会其含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学习。

3 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应该注重课外实践

教师在进行德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互联网相关资源与校内外的实践性活动充分利用起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同样,学生也要利用相关的资源来培养自身跨文化的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要局限于课上或者校内,而是应该将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放眼于校外的实际场合中,最好能够结合互联网的使用。学生应该将发达的互联网充分利用起来,从上面获知更多德语专业的相关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影视剧、原版小说、杂志以及德语网站等方式对德语知识进行学习和了解,这些相关的知识对于学生学习德语有很大的帮助,也能潜移默化地将德国的相关文化知识以及文化观念进行传播,实现德语教育中语言以及文化的双重教学。扩展校外活动,使德语教育的知识更加具体化,更有真实性。现在很多大学都有属于自己的外语交流团以及外语演讲的活动,处于各大城市中的留华外籍人也比较多,身处这样的环境,我国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跨文化交流的意识,积极主动地与外国友人进行交流,并能够主动思考,在进行交流时要不断总结跨文化存在的差异,并能够实现很好的融合,进一步培养自己的跨文化能力,实现与时俱进[2]。

文章来源:《新闻大学》 网址: http://www.xwdxzz.cn/qikandaodu/2021/0425/1343.html



上一篇:从语言符号到社会时态大学古诗词鉴赏课的教学
下一篇:教学理念在大学商务英语拓展课教学中的应用研

新闻大学投稿 | 新闻大学编辑部| 新闻大学版面费 | 新闻大学论文发表 | 新闻大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新闻大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